开学之初,全园老师对我园早间活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1)只满足于游戏材料,却选择符合要求的玩具。幼儿身体发育要求不够。 (2)教师缺乏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沟通、合作能力的意识。 (3)对儿童的运动技能没有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因此,我园把“有效开展早间活动”作为本学期园本教研的内容之一。力争通过教师的学习、实践、探索,充分发挥晨间活动的作用,提高幼儿体育锻炼的效果,提升我园教师科学组织晨间活动的整体水平。
第一场研讨会:材料选择
在教师集中学习的第二周,校长让大家思考:目前什么样的废旧物资最容易找到,哪些最适合制作户外玩具?
老师们立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碎布可以用,有的人认为羊毛可行,有的人认为纸箱很容易找到,有的人认为农村到处都是草和藤蔓,但更多的人觉得目前材料很多。市场。饮料种类繁多,饮料瓶数量充足。可清洗后制成玩具,安全、卫生、环保、节能。最终,全体老师一致通过了这一方案。上午的主题活动“瓶罐总动员”就这样诞生了。
第二场研讨会:制作玩具
本次研讨会采取合并式和分式形式。大家坐在同一个活动室,但按照年级分成三个区域,由校长担任主持人和联络人。一开始,在校长的主持下,全体老师一起讨论:各年级组选择制作内容的依据是什么?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孩子目前的水平和发展需要选择内容。 (2)根据幼儿的认知需要和设备特点来选择内容。 (3)根据季节特点和场地条件选择内容。当大家就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后,主任宣布进行分组讨论。
小团队:
黄老师:因为孩子年纪小,对拖拉玩具特别感兴趣,可以用雪碧或者可乐瓶来做一些拖拉玩具。将瓶子的一侧切开,在瓶腹内放入沙袋或其他东西。把我们放在两边。桌面玩具中的圆形积木用作轮子,并附有小动物头饰,非常俏皮。
吴老师:小班的孩子平衡能力较差,是家里的“小太阳”,所以在幼儿园我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傲慢”。我们可以用罐头做成梅花堆,让他们练习走路。一开始,把梅花堆放得更大,排列得更近,然后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而改变。
季老师:我们班有一些男生很强。我们要用农户果园里的饮料瓶装上适量的水,让他们两三个人拎,或者一个人拎,根据情况增减水量。
薛老师:我想把瓶子装饰一下,然后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瓶子挂在绳子上,让孩子们“跳来跳去”。
楼老师:我们把十几个瓶子等距离排列。孩子们可以绕着瓶子走动、跨过瓶子或用双脚跳跃。
陈老师:我们也可以用原来的迷你车,让孩子选一些小瓶子来玩追小猪的游戏。
中班团队:
沉老师:我说最简单的就是用奶瓶或者罐头作为拉力器,锻炼孩子手臂的力量。
宗老师:我们想把纸棒固定在两个大瓶子上,准备七到八套这样的玩具材料,供孩子们玩跨栏游戏。
秦老师:我们可以玩传瓶子的游戏,把瓶子装满彩色的水,用胶带封住口,让孩子们拎着瓶子,放置瓶子,然后跳到瓶子上。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
韩老师:我想到了一个传统的游戏:踩高跷。这个玩具制作起来也很简单。有的家长可以用Kitadu罐头制作高跷,在两侧加上眼睛,并用适度的绳子绑起来。
吴老师:孩子们非常喜欢爬。我想到了一个活动:跨越高低杠。只需将橡皮筋绑在用过的纯净水桶的顶部,等距离放置三组,让孩子在橡皮筋下面爬行即可。
薛老师:我还想到了一个新奇的活动:用纸棍制作一个漂亮的锤子。将小瓶子挂在纯净水桶的肚子里,打开纯净水桶下面的门。你可以把小瓶子从门里拿出来,反复把玩。
大班组:
郝老师:把可乐瓶切成两半,贴上一个笑脸。孩子们可以用它来玩抛和接的游戏。借助现有的沙袋、毽子或纸团,可以一个人把它们扔到高处自己接住,也可以两个人玩,你扔我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李老师:我们还可以用瓶子玩举重游戏,用不同大小的瓶子制作不同重量的举重器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力量来选择和练习。
黄老师:把大瓶子的一侧切开,玩一个大鞋游戏。孩子们可以并肩行走,这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相互协调的能力。
陈老师:我们大班来玩套圈游戏吧。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玩这个游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画一些圆圈。
姜老师:传统的格子游戏是在地上画一个格子。我们改进了,用胶带把七到八个凉瓶子包起来,准备十几组,然后摆成网格状。孩子们会跳,这比简单地画网格更困难。
当各年级组进行激烈讨论时,校长扮演联络人的角色,并尽力防止三个年级组重复同样的活动。如果项目内容相同,难度应该是不同的。此外,校长还给年级领导发了一份表格,要求大家填写自己想要的项目内容,并准备一份通知。请所有在园幼儿家长积极配合,将家里的瓶瓶罐罐带到幼儿园。有些玩具是家长提供的,有些是老师制作的。
第三场研讨会:上午活动指导
1、学习讨论科学组织晨间活动的理论知识
1、适当安排上午活动:
(1)活动时间控制:小班活动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中班在20-25分钟以内,大班在25-30分钟以内。
(2)控制运动密度和强度:一次运动密度为50-70%,强度为每分钟平均心率140-170次。
(3)控制运动节奏: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选择多种器械进行运动。当孩子选择高密度、低活动量的活动后,应引导孩子选择大活动量的活动。剧烈运动活动后,应安排一些放松活动。对于每项活动,教师要考虑动与静、强与弱、兴奋与缓慢的合理交替。
2、合理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1)自主选择:即以儿童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意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器材进行锻炼。
(2)情境:为了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锻炼的兴趣,可以设置一些场景。
(3)模仿:有一些基本动作是孩子必须掌握的。这时候,模仿是最合适的。
(4)游戏性:组织晨练的有趣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活动技能和锻炼兴趣。
(5)交替:晨练时,器械的锻炼价值非常单一。教师应鼓励孩子选择多种器械,学会器械的合理交替和搭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器械的锻炼价值。
(6)竞争性:为了激发孩子的创造性竞争意识,组织竞争性的练习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2、现场观摩后进行讨论
1、老师们首先讲述了自己组织活动的经验。
姜老师:我发现我们做的跳格瓶子不够用。格子太小,小孩子跳起来不方便。
楼老师:小班的孩子最热衷的是追小猪。我们是否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们换其他玩具?
薛老师:打保龄球时捡瓶子、捡球的问题怎么处理?
陈老师:您认为应该如何控制踢球的孩子在场上乱跑?
2. 通过头脑风暴来提出想法。
季老师:上午的体育活动与专门的集体体育活动不同。它们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能够满足和适应儿童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应该更加宽松。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陈老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没有老师的强制规定或任意干涉,孩子会感觉更轻松。
沉老师:打保龄球的时候,必须有几个孩子一起玩,也应该制定一些游戏规则。如果是三个人,就排队。扔球的人首先走到瓶子的右边,然后回到队伍的末端。下一个玩的孩子走到瓶子右边并继续玩。
孙老师:解决孩子满场乱跑的问题并不难。我们给他们设立了一个区域,相当于他们的足球场,他们自然会遵守这个规则。
吴老师:小班的孩子们刚刚学会走梅花堆。有些孩子特别胆小。老师应该帮助他们并帮助他们四处走动。当孩子克服困难时,要表扬他们、亲吻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快乐并培养自信。
第四场研讨会:有效晨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根据我园第一学期开展的早间活动情况,老师们总结了以下注意事项:
1、通过各种活动,孩子可以全面提高各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比如,在梅花桩上行走,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踢足球培养孩子快速移动的能力;跳瓶培养孩子肌肉、韧带的灵活性;跨栏、篮球培养孩子的敏捷性;过高低杠、抛接球、跳格等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等等。
2、晨间活动面向所有孩子,努力为不同水平的孩子创造条件。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仅要设计情景,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还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获得经验,通过亲身经历逐步认识自己;不仅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人。此阶段幼儿对材料的选择意图。老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针对个别孩子的弱点进行重点训练。
3、给孩子自主、独立行动的机会,引导他们独立探索、独立思考。上午的活动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示范外,还应重点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思考。启发和鼓励孩子自己发现和创造各种游戏方式。如果也是纯净水瓶,幼儿可以用它当马骑、举重、打滚、练习头顶平衡。
4.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上午活动前,教师和保育员要仔细检查场地和设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对所选装备的基本玩法不熟悉,应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如果发现孩子的某种游戏方式对身体有害,应及时停止,因势利导,引导孩子进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此外,还应适当教导孩子一些自我保护方法,防止意外伤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omuju.com/html/tiyuwenda/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