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达尔文奖”是为那些因自己的愚蠢和缺乏常识而导致自我毁灭,以及通过阻止自己愚蠢基因的传播而为人类进化做出贡献的人而设立的奖项。
“达尔文奖”获奖案例
有人会说,常识是每个人从出生起就逐渐习得的生存技能,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东西。为什么设立这个奖项?静儿列举了几位获奖者的事迹。读完之后才发现,常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完全空白的。
案例一:2010年“达尔文奖”冠军事迹
2010年冠军得主是一位40岁的韩国双腿残疾男子。同年8月25日,男子在商场购物,准备乘坐观光电梯下楼。距离电梯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外面等候的人陆续进入了电梯。当他坐着轮椅冲向电梯时,电梯门刚刚关闭,前往其他楼层。
男人气得浑身发抖。这么短的距离他就错过了电梯。他越想,就越生气。他随意驾驶轮椅,猛烈撞击电梯门。谁能想到电梯门会被他敲开?紧接着,他来不及反应,连同轮椅一起坠入电梯井身亡。
案例二:2018年“达尔文奖”冠军事迹
柏林一名19岁男孩与女友发生争执,愤怒地将女友推入身旁河中。他气得不行,觉得还不够解恨,就自己跳进河里,想把女友推到水里。没想到女友会游泳,很快就游到岸边上岸了,而他自己却不会游泳。闻讯赶来的民警将其救起,并送往医院救治。
在两个月的治疗期间,他因溺水而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最终,救援失败,他在情人节那天被宣布死亡。即使在他死后,他仍然被依法判处杀人未遂罪。
这两个案例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小部分,但每个获奖者的事迹都揭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对连孩子都应该知道的常识视而不见。
常识是指普通人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是最常用、最常见的知识。这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但却没有一堂课来教孩子什么是常识。因此,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宝宝”。
他们可以快速解决复杂的微积分练习,但他们不知道小麦和韭菜的区别;他们可以写出一篇又一篇获奖论文,却不知道蜡烛是白的;他们每年被学校的评委评出优秀班长或者三星级学生,但他们却连鞋带都不会系。
我不禁想,我们孩子的教育是在培养高智商的傻子吗?
孩子缺乏常识的原因
可以说,孩子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任何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潜在隐患都会被有爱心的家长及时消除,确保孩子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1. 好奇心受阻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外界的事物总是保持着好奇的心态,情不自禁地去探索,不管这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为伤害的概念在孩子心里并不清晰。除非孩子亲身经历过伤害,否则探索的心永远不会安定下来。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依靠自己的经历清楚地知道孩子可以接触什么,不能接触什么。然而,父母往往不会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接触,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阻止孩子。
这种方法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好奇欲望,并不能有效地让孩子了解长期来看可能带来的危害。
2、“再苦也不能伤害孩子”的宠爱
现代家庭的成员通常是四个成人一个孩子。妥善安排好孩子的吃、穿、住、行。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健康、快乐、安全地生活。如果你能阻止孩子做任何事,他绝对不会让孩子动一根手指头。头。
由此产生的家庭现象是:吃饭有人喂你、帮你穿衣服、系鞋带、接你放学。
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外,父母几乎包揽了其他一切,这就导致了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匮乏。他们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变成了被动接受者。
3、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
记得有一次带着侄子回家乡,路过一片碧绿的麦田。一望无际的绿色格外美丽。外甥兴奋地坐在车上,指着外面的麦田说:哇,这么多韭菜,真漂亮。中国韭菜?这不是麦苗吗?
后来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侄子把麦田当韭菜了。我想不仅是侄子,很多孩子都不认识小麦了。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孩子们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自然知识,只能通过电视和书本获得一些肤浅的知识。
现代教育注重儿童的文化和素质教育,远离自然和生活技能,只追求成才的目标。
其次,近年来,儿童被拐卖的新闻层出不穷。孩子出门的时候,家长们真的很担心,生怕自己的不小心,导致孩子发生意外。
常识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父母们努力教育孩子,只为让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孩子的教育通常不外乎三个方面:文化、品德、人格。翻遍所有教材,没有一门课程是教孩子如何面对生活中最常见的知识。
1.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历年来的“达尔文奖”获得者中,不少人都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由于缺乏常识,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这个奖项最重要的是提醒世人重视常识教育。不仅在国际上,而且在国内的历史海洋中,儿童的常识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字经》教会孩子面对家庭、社会环境应有的人生常识;
《诗经》《千字文》向孩子展示300多种动植物,引导动植物常识;
民国时期的《复兴常识教科书》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季节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常识书籍。
常识教育主要是对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自然知识进行全面灌输和引导。重点不在于孩子能认识多少个单词,能讲多少个故事,而是从生活、社会、自然三个方面掌握基础知识。
2、是孩子生存的基础
“达尔文奖”的设立告诉人们,一个人无论取得什么成就,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否则一切都将是一句空话。
常识教育让孩子运用基础知识来区分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有害。这些知识是孩子今后独立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孩子成功生存的保障。
例如:烧开的油不会冒烟、煤气泄漏必须及时打开通风等。
安全意识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防止孩子遇到危险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当前社会环境下,儿童人身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拐卖儿童现象层出不穷,成为不少家长的痛点。
如果在家庭教育中,不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和判断坏人的方法,那么当危险来临时,孩子就无法巧妙应对,从而为自己的人身安全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任何向孩子求助的大人都必须远离,因为大人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所以依靠孩子的帮助一定是借口;如果孩子与父母失散,一定要及时向警察、保安等有正义感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3、是孩子人格魅力的辅助。
一个掌握了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孩子,往往会比缺乏生活知识的同龄人拥有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喜欢和接受。
由于他掌握的常识,能够解决周围人遇到的生活技能问题,从而在伙伴中树立了乐于助人、知识渊博的形象。
如何正确进行常识教育
1.善用教育工具
这里所说的教育工具包括书籍、视频资料和适当的教具。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书籍是传达常识最有效的方式。幼儿对图案和颜色非常敏感。结合有利于孩子常识教育的书籍或视频故事,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其中所包含的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儿童安全常识》绘本来学习有关安全的常识。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并向孩子描述绘本中的故事。通过模式和语言,他们可以向孩子灌输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危险的。的。
2.参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孩子进一步练习、加深对所掌握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与孩子的户外活动来了解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常识,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大自然中蕴含的基础知识。
例如:陪孩子去动物园,向他们展示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否具有攻击性等自然常识,可以让孩子在以后遇到类似的自然事物时有足够的知识来支持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法官。
3.适当的试错机会
众所周知,孩子的好奇心是一生中最强的阶段,对于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接触。但是,孩子并不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判断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父母通常的做法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不要接触对他们有危险的东西。但越是禁止,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越强,最终会在父母不注意的时候给自己造成伤害。
常识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天性。只有适当地接触危险,孩子才能明白什么是危险。
例如:电线不能用手触摸。可以使用打火机的点火器,让孩子感受到电的力量。疼痛会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火是不能随便玩的。您可以点燃一根火柴,让孩子靠近火柴并感受它。火焰的温度会让他远离火源。
关于“达尔文奖”的警告
常识是一个人立足于这个世界的基础。知道常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用常识作为行为底线的意识。
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故,都是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因素造成的。高速公路上的钉子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对面的汽车在夜间打开远光灯可能会毁掉两个家庭。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常识而酿成的悲剧。 。
“达尔文奖”看似不起眼,但它也从另一个角度警告人们不要低估任何微不足道的常识。很可能有人会为了一个常识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静儿的妈妈。我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更适合孩子的教育培训的道路上前行。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您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文|静儿的90后妈妈
图|源自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omuju.com/html/tiyuwenda/9493.html